华屋外的十七棵青松

发布时间:2022-07-06      文章分类:党史故事      浏览量:1501      文章来源:本站

1657091790131685.jpeg

         在江西瑞金,有一个坐落在山头的村庄,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都姓华,故称“华屋”。华屋的后山上栽种着数以万计的青松,其中有十七棵背后藏着一段悲壮的往事。

       上世纪30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华屋的43户群众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85年前一个夜晚,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这17位红军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大家商量,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并和家人约定“见松如见人”。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他们还作出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在赣南人看来,松树代表着万古长青与坚贞不屈。17位红军战士深知,参加革命就意味着牺牲,栽下这些松树,就是要坚信:“青松常在,革命必胜!”无论自己能否活着回来,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定会见证胜利;即使牺牲了,苍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会替自己守护家园、荫泽后人。

       这一年,17位红军战士中,最年长的39岁,年龄最小的华崇宜仅15岁。一股向死而生的勇气,怀着为国为民的情怀。

       青松依然在,未见儿郎归。80多年来,17棵青松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当初栽种它们的红军战士,却杳无音讯、一去不返。朝思夜盼的华屋人,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些亲人都先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或许牺牲在了湘江,或许躺卧在了雪山,或许长眠在了草地……

       十七位烈士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革命尚在继续,如今中国的飞速发展就是对于像他们这些战士最好的报答,而我们会带着这些战士的信念一同为祖国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奇书记在清明时节也讲述了华屋的故事,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华屋的十七棵青松,十七位红军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今天我们更应该铭记党史,奋力前行,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邮箱:postmaster@jxiiti.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小蓝经开区小蓝中大道346号尚荣城产业园15栋C-03北一层、二层

Copyright©2021 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Cnnaw技术

工信部备案: 赣ICP备2022007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