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2-07-06      文章分类:政策解读      浏览量:1471      文章来源:本站

一、 编制规划的考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也为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省大多数企业拥有智能化改造的主体意识,但整体处于智能制造规划级、规范级、集成级、优化级和引领级共存、齐头并进阶段,存在智能装备应用场景有限、智能制造支撑平台不足,技术人才储备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偏少等问题。企业在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路径选择、实施策略等方面还存在困惑和误区,特别是发展的技术路线,细分行业智能化程度差异大,尚未形成清晰的智能制造发展策略。   

       综合分析智能制造国家发展要求与我省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接国家智能制造战略部署和《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力量编制了《江西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 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十四五”期间,我省发展智能制造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以“鼎新”带动“革故”,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于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首要战略,以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动能,开启全面智能制造发展建设新阶段。

   (一)《规划》提出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需求牵引、市场主导原则。以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强调市场在智能制造供需对接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决定性作用。二是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原则。强调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总体部署,构建各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统筹推进机制,协同有序推进智能制造持续发展。三是夯实基础、创新驱动原则。加强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发,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四是示范引领、分类施策原则。聚焦智能制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典型经验,支持细分领域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迭代优化升级。

     (二)《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统一,注重发展实效,提出三大发展目标,即: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新跨越、智能制造应用水平新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新突破。具体指标是:到2025年,我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亿元;推动20000台(套)以上制造装备实现数字化采集、网络化联接、智能化管控,培育2000个以上5G、物联网、VR、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10个以上智能制造领域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新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卡脖子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动100个以上智能装备产品创新与应用推广。这些量化指标的设置是根据我省工业现状和“十三五”期间我省智能制造发展形势,经过行业专家合理测算出来的,引导企业参照目标加快发展,体现出智能制造发展的质量效益。

      (三)《规划》提出了四项主要建设任务。立足我省产业现状与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规划》从基础材料、元器件、共性和关键技术、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智能制造基础领域,关键功能部件与装置、高端成套装备和短板装备方面,协同创新中心、工业应用软件、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供给服务方面以及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大型企业集成应用、行业标杆企业示范引领方面进行了系统筹划,明确了我省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是夯实智能制造基础。针对智能制造装备材料基础薄弱问题,优先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金属冶金材料、集成电路硅片等领域基础材料,完善关键原材料多元化、自主化的供应体系;针对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开发和应用,研发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推进研发设计、工艺知识和生产运营等过程知识显性化、模型化和标准化;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我省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增强基础支撑能力。二是突破关键短板装备。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体,要取得自主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因此,聚焦智能制造关键环节,优先发展制造装备关键功能零部件和先进制造工艺装备,增强本地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实施首台(套)装备研制工程,着重突破智能制造传感、智能检测、智能分析、智能控制和智能优化等关键短板装备;针对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和“卡脖子”装备问题,面向“2+6+N”重点产业领域,建立“政产学研用”五维度协同推进的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与产品从“数字一代”整体跃升至“智能一代”,推进智能制造高端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三是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目前,我省具备智能化升级条件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对提供技术咨询、诊断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迫切。依托江西省智能制造咨询委员会指导,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大型企业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各工业园区为主体,构建国家级和省级多层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培育工业应用软件、互联网云平台,支持产业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等整合技术资源,发展成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工业领域软件产品的供给能力。四是创新示范引领应用。我省制造业企业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行业智能化进程差异大,实施智能制造需要循序渐进。因此,我省立足现有条件和紧迫需要,针对不同规模和层级的企业,引导开展智能化改造、研发生产智能化新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研发或购置关键技术装备、专用智能化成套设备,在关键制造环节推行“装备换芯”、“机器换人”和“生产换线”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鼓励大型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

      (四)提出了重点行业智能化提升路径。根据我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际需要,《规划》明确在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食品、汽车、航空和中医药十大重点领域创新应用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加快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和智能化转型。根据各行业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智能化实施路径,明确了智能技术研发方向和发展重点。我省将以这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为表率,为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开创良好的局面。

三、 保障措施

       为保障智能制造发展目标的实现、主要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了五条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提出将整合相关标委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等多方力量,以实现填补行业空白标准、快速响应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效益,加大对智能制造行业标杆企业、智能制造方案解决供应商和综合服务平台、首台(套)智能装备创新研发、智能化改造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缓解融资难题,切实减轻企业智能化改造负担,加快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应用。

       三是规范市场发展环境。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对智能制造的引导作用,健全智能制造产业有序竞争、创新激励、应用推广的政策体系。

四是强化人才智力支撑。提出加强引导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具有信息、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为智能制造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五是加强开放交流合作。提出统筹利用多方资源、多种途径、多个市场,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在一起,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内外合作的水平及层次。

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邮箱:postmaster@jxiiti.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小蓝经开区小蓝中大道346号尚荣城产业园15栋C-03北一层、二层

Copyright©2021 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Cnnaw技术

工信部备案: 赣ICP备2022007333号-1